山豆根 【別名】廣豆根、苦豆根
適應(yīng)癥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可主治咽喉腫痛、乳蛾喉痹、牙齦腫痛、濕熱黃疸、肺熱咳嗽、癰腫瘡毒等。
山豆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莖。其苦,寒;有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蘊(yùn)結(jié),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
【生長分布】
主產(chǎn)于廣西、廣東、江西、貴州等地。
【性味歸經(jīng)】
性寒,味苦,有毒。歸肺、胃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莖。
【形態(tài)特征】
直立或披散的常綠灌木;莖多分枝,小枝密被灰色短茸毛,有條狀棱;花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花冠黃白色,蝶形。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為佳,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性狀鑒別】
頂端常殘存莖基;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豆腥氣。
【功能主治】
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芍髦窝屎砟[痛、乳蛾喉痹、牙齦腫痛、濕熱黃疸、肺熱咳嗽、癰腫瘡毒等。
【用法用量】
煎服,3~6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故用量不宜過大;脾胃虛寒者慎用。
【偏方妙用】
1、治齒痛:山豆根1片。含于痛處。
2、治咽喉腫痛:山豆根、射干各9克,桔梗、牛蒡子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標(biāo)簽:


相關(guān)文章
-
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
山豆根也叫廣豆根,來源于豆科植物廣豆,是這種植物的根,多在春天和秋天采挖,采挖以后去掉莖葉和須根曬干能直接入藥。那么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9.1萬 閱讀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
常見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