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黃 【別名】水蠟燭、香蒲
適應(yīng)癥蒲黃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芍髦瓮卵?、鼻出血、便血、崩漏、閉經(jīng)腹痛、產(chǎn)后瘀痛、痛經(jīng)、跌撲腫痛、血淋澀痛等。
蒲黃,中藥名。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
【生長分布】
主產(chǎn)于浙江、江蘇、安徽、湖北、山東等地。
【性味歸經(jīng)】
性平,味甘。歸肝、心包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
【形態(tài)特征】
多年沼澤生草本;根莖匍匐,須根多;葉狹線形,半抱莖;花小,雌雄同株,集合成圓柱狀肥厚的穗狀花序。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性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
【性狀鑒別】
黃色粉末;手捻有滑膩感;入水不沉。
【功能主治】
蒲黃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芍髦瓮卵⒈浅鲅?、便血、崩漏、閉經(jīng)腹痛、產(chǎn)后瘀痛、痛經(jīng)、跌撲腫痛、血淋澀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包煎;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使用注意】
勞傷發(fā)熱、陰虛內(nèi)熱、無瘀血者忌用;孕婦慎用。
【偏方妙用】
1、治產(chǎn)后瘀血刺痛:蒲黃、五靈脂各適量。共研成細(xì)粉,每次服2克,每日2次。
2、治血崩:蒲黃、黃芩各50克,荷葉灰25克。共研為末,每次服15克空腹時(shí)以酒調(diào)下。
標(biāo)簽: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
常見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