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為梅毒的泛發(fā)期,一般發(fā)生在硬下疳消退后3-4周,相當于感染后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結進入血行引起全身廣泛性損害,除引起皮膚損害外,尚可侵犯內臟及神經系統(tǒng)。
二期梅毒
- 目錄
- 1.二期梅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二期梅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二期梅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4.二期梅毒應該如何預防 5.二期梅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二期梅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二期梅毒的常規(guī)方法
1二期梅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性伴侶比較多以及有不潔性行為的人為高發(fā)人群。二期梅毒為梅毒螺旋體經血流傳播全身,引起各臟器出現多數小病灶,常累及皮膚、粘膜、骨骼、內臟、感覺器官及神經系統(tǒng)。
2二期梅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二期梅毒患者受損之臟器或組織損害雖輕,但如不治療,常以后發(fā)展為內臟、神經、骨骼、關節(jié)等梅毒性疾病,造成器官組織的嚴重損傷,甚至并發(fā)病理性骨折等。
3二期梅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二期梅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一、前驅癥狀二期梅毒患者在皮膚發(fā)疹前有時有發(fā)熱、頭痛、骨痛、三叉神經或肋間神經痛及全乏力等前驅癥狀,一般可持續(xù)3~5日。由于前驅癥狀輕微,故常為患者忽視。二、二期顯發(fā)梅毒的皮膚損害1、皮疹:以自覺癥狀輕微、分布廣而稠密和對稱性皮疹為特點。2、濕疣:是一種很常見的獨特的二期梅毒損害,女性患者較多,好發(fā)于皮膚摩擦和潮濕的部位,如肛門周圍外生殖器等處。濕疣初為濕丘疹,其后可相互融合或皮疹向外不斷擴大而成為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損害,表面糜爛并有細粒狀的贅生物,其上有灰色膜一般無自覺癥狀。滲出液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傳染性極強。3、脫發(fā):梅毒性脫發(fā)也為二期梅毒常有的表現之一,多見于男性,好發(fā)于兩顳。三、二期顯發(fā)梅毒黏膜損害1、咽喉炎:臨床表現為黏膜卡他性炎癥,常見于口腔、舌咽腭弓等,常需治療2~3周后方能完全恢復。2、黏膜斑:為黏膜局限糜爛,表面由滲出物組成的薄膜覆蓋而呈白色。黏膜斑周圍無痛感,形狀不一,多為橢圓形,也有融合成片者。其分泌物中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很強。四、二期復發(fā)梅毒二期顯發(fā)梅毒癥狀消退后,由于治療不足或者患者免疫力降低,又會重新出現二期梅毒損害,稱為二期復發(fā)梅毒。這些復發(fā)損害與二期顯發(fā)損害相似,但損害數目較少,所含的螺旋體亦少。
4二期梅毒應該如何預防
二期梅毒同預防其他傳染病一樣,首先應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反對不正當的性行為,其次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1、對可疑病人均應進行預防檢查,做梅毒血清試驗,以便早期發(fā)現新病人并及時治療。2、發(fā)現梅毒病人必須強迫進行隔離治療,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嚴格消毒,以杜絕傳染源。3、追蹤病人的性伴侶,包括病人自報及醫(yī)務人員訪問,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觸者,進行預防檢查,追蹤觀察并進行必要的治療,未治愈前配偶禁止有性生活。4、對可疑患梅毒的孕婦,應及時給予預防性治療,以防止將梅毒感染給胎兒。
5二期梅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二期梅毒的檢查方法主要有: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在皮損處,用玻片刮取組織滲出液或淋巴結穿刺液,見有活動的梅毒螺旋體。2、活體組織查梅毒螺旋體:如用銀染色法法或或熒光抗體染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呈黑褐色,有螺旋結構,位于真皮毛細血管周圍。
6二期梅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二期梅毒的飲食主要事項主要有:1、梅毒患者宜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有利于康復,例如多吃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對調節(jié)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發(fā)再生有重要作用。2、不能吃高能量、刺激性的食物。應少食動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3、煙酒對身體有害,對梅毒的發(fā)病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應多加注意。
7西醫(yī)治療二期梅毒的常規(guī)方法
二期梅毒強調早期治療,療程規(guī)則,劑量足夠,療后應定期進行臨床和實驗室隨訪。性伙伴也要同查、同治。青霉素,如水劑青霉素、普魯卡因青霉素、芐星青霉素等為梅毒的首選藥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四環(huán)素、紅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療之初可能發(fā)生過敏反應,可由小劑量開始或使用其他藥物加以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