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胸膜腫瘤常引起滲出性惡性胸水,提示病人已有全身轉移性疾病,預后極差。轉移性胸膜腫瘤引起惡性胸水有多種不同的機制。腫瘤轉移至胸膜,增加胸膜表面滲透性,使更多的蛋白滲入胸膜腔。但是惡性胸水病人的胸腔蛋白含量相等,故增加胸膜滲透性不是引起胸水的主要原因。
轉移性胸膜腫瘤
- 目錄
- 1.轉移性胸膜腫瘤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轉移性胸膜腫瘤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轉移性胸膜腫瘤有哪些典型癥狀 4.轉移性胸膜腫瘤應該如何預防 5.轉移性胸膜腫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轉移性胸膜腫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轉移性胸膜腫瘤的常規(guī)方法
1轉移性胸膜腫瘤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胸膜腫瘤大多為轉移性腫瘤,主要來源是肺癌胸膜轉移(36%),其次為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胃癌和肉瘤,特別是黑色素瘤。惡性腫瘤胸膜轉移可引起惡性胸腔積液,6%有惡性胸腔積液的病人從未找到原發(fā)癌。轉移性胸膜腫瘤引起惡性胸腔積液有多種不同的機制。按Light的意見,腫瘤轉移至胸膜,增加胸膜表面滲透性,使更多的蛋白滲入胸膜腔。但是惡性胸腔積液病人的胸膜腔蛋白平均量與充血性心衰病人的胸腔蛋白含量相等,故增加胸膜滲透性并不是引起胸腔積液的主要原因。
2轉移性胸膜腫瘤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感染是轉移性胸膜腫瘤化療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特點是病情發(fā)展快,一旦發(fā)生感染易發(fā)展為敗血癥。又由于感染多發(fā)生在化療后白細胞下降時,加上此時化療反應未完全恢復,有時原發(fā)病的癥狀甚至比一般敗血癥更重,這些臨床特點造成診斷上的困難。此時不一定等待化驗結果,即可開始治療,宜用廣譜抗生素,而且用量要足,但療程不宜太長。不要應用磺胺類藥物或氯霉素。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混合感染或二重感染。惡性體腔積液雖可作為惡性疾病的首發(fā)癥狀出現(xiàn),但多數(shù)患者的惡性積液為腫瘤或轉移瘤所引起的并發(fā)癥。一葉或主要支氣管被腫瘤堵塞,則梗阻遠端的肺組織變?yōu)椴粡?,而其余肺組織過渡膨脹或同側胸廓內陷,均可導致胸腔負壓增高。如果支氣管部分梗阻引起遠端肺炎,則可形成類肺炎胸腔積液。
3轉移性胸膜腫瘤有哪些典型癥狀
約50%胸膜轉移癌的病人有惡性胸水,最常見的癥狀是氣短。只有25%惡性胸水病人有胸痛,通常為鈍性胸痛,有些癥狀與腫瘤本身有關,例如體重減輕、全身不適和厭食。約20%病人在出現(xiàn)胸水時并無癥狀,胸水量從少量幾毫升到幾升不等,使患者胸腔完全渾濁,縱隔移向對側。如果一側胸腔變渾而縱隔無移位,病人可能有支氣管肺癌合并主支氣管梗阻或腫瘤累及縱隔使其固定,或是惡性胸膜間皮瘤。如果縱隔移向胸水的一側,說明患側胸腔負壓較健側高,胸膜固定術再難以奏效。
4轉移性胸膜腫瘤應該如何預防
研究證明,樂觀的心態(tài)、良好的營養(yǎng)和適當?shù)捏w育鍛煉有利于保持人的免疫機能在最佳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抗癌活性,加速康復和防止復發(fā)。某些食品或果蔬如香菇、苡米、胡蘿卜(汁)、紅薯、甘藍、獼猴桃等可能有一定的抗腫瘤、防止復發(fā)的作用,可以適當進食。
5轉移性胸膜腫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近年來,建議在胸水中測定各種腫瘤標志以便作出惡性胸液的診斷,包括癌胚抗原,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糖類抗原IgG,組織多肽抗原,α-胎蛋白,α-酸化糖蛋白和β2-小球蛋白,一般認為,這些腫瘤標志平均含量,在惡性胸腔積液高于良性積液,但由于在兩組標志之間常有交疊,故這些標志的任何一種含量的升高,均不能以此作為惡性胸腔積液診斷的依據(jù),近年,用一組單克隆抗體對胸水細胞作免疫化學染色,對診斷惡性胸水很有希望,此方法有待開發(fā)。
分析胸水細胞內的染色體有時奏效,惡性細胞有更多的染色體和有標志的染色體,即結構畸形的染色體,染色體分析較之常規(guī)細胞學檢查在診斷胸膜折血病,淋巴瘤和胸膜穿刺活檢陰性,但仍高度懷疑惡性胸水時,胸水細胞的染色體分析可能有效。
許多有滲出性胸水的病人,在作胸水細胞學檢查,胸穿胸膜或其他化驗檢查均無診斷結果,在某些病人仍可能為惡性胸水,如胸水未引起癥狀,結核皮試陰性,胸水逐漸吸收,可建議觀察3個月。如病人出現(xiàn)氣短,癥狀日漸加重,體重減輕又有明顯的癌瘤病史,應考慮開胸作胸膜活檢,術中廣泛用紗布摩擦胸膜表面,有效地作胸膜固定術。
6轉移性胸膜腫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轉移性胸膜腫瘤患者應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每餐必備。患者還應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蘭花、蘆筍、豆類、蘑菇類、海參、笆魚等?;颊哌€應選用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如誨望、紫菜、淡萊、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芥菜、革棄、香菇等。
7西醫(yī)治療轉移性胸膜腫瘤的常規(guī)方法
根據(jù)胸膜腫瘤的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將其分為5個證型。根據(jù)這5個證候,具體的治療方法如下。
1、肺氣滯型
證候:咳嗽氣短,胸悶咯痰或伴胸痛不適,苔薄或薄黃,脈細弦。
治法:宣肺降逆,軟堅化痰。
主方:導痰湯加減。
藥物:生牡蠣20g,生苡米仁20g,蚤休20g,瓜婁15g,姜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實10g,玄參10g,浙貝母10g,桃仁10g,五靈脂10g。
2、氣滯血瘀型
證候:胸悶胸痛,脅肋脹痛或刺痛,咳嗽不暢,痰中帶血,喘促氣急,舌質紫暗或瘀斑,苔薄膩,脈弦。
治法:通絡止痛、活血散結。
主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藥物:蚤休30g,白花蛇舌草30g,當歸15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5g,魚腥草15g,茯苓15g,郁金12g,桃仁10g,枳殼10g,桔梗10g,生蒲黃10g(布包),生甘草3g。
3、飲停胸脅型
證候:脅痛,咳嗽則更甚,轉側及呼吸均牽引而痛,脅間飽滿,氣短急促,有時只能偏臥于一側。舌苔薄白,脈沉弦。
治法:健脾益氣,瀉肺行水。
主方:四君子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
藥物:薏米仁、半邊蓮、陳葫蘆各30g,黨參、茯苓、大棗各15g,白術、葶藶子各12g,陳皮10g,甘草5g或加入蘇子、桑白皮、大腹皮各15g。
4、肺脾兩虛型
證候:咳嗽,痰多,胸悶氣短,四肢倦怠,納呆腹脹,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舌苔白膩,脈滑或緩。
治法:健脾益氣,宣肺化痰。
主方:六君子湯合導痰湯加減。
藥物:黨參、生牡蠣、薏米仁、龍葵各30g,白術、茯苓各15g,法半夏、陳皮、制南星、枳殼、佩蘭各10g,甘草6g。
5、氣血兩虛型
證候:氣促咳嗽,咯痰粘稠,動則自汗,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食納少差,小便短少不利,面色無華,舌質淡,苔少,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補腎納氣。
主方:十全大補湯加減。
藥物:黃芪30g,黨參、蚤休各20g,白術、茯苓、仙靈脾各15g,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陳皮、浮石、胡桃肉各10g,熟附子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