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福利片在线观看欧美|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医生|成人精品电影久久精品电影|成视频人网站免费在线看

    <sup id="obfgc"></sup>

          1. <acronym id="obfgc"></acronym>

          2. 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震后擠壓

            范存剛
            范存剛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癥狀識別

            震后擠壓是指在地震發(fā)生后,人體因被重物長時間擠壓,導致局部組織受壓、缺血、缺氧,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損傷情況。常見于建筑物倒塌等情況下,傷者身體被磚石、梁柱等重物壓住。被擠壓部位會出現(xiàn)明顯疼痛、腫脹,皮膚可出現(xiàn)淤血、青紫,嚴重時會有皮膚破損、開放性傷口。若擠壓時間較長,肢體可能會出現(xiàn)麻木、無力,感覺減退甚至消失。

            120急救

            發(fā)現(xiàn)有人被擠壓,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清晰準確地告知事發(fā)地點、傷者大致情況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員能夠迅速趕赴現(xiàn)場。在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的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在明顯位置等待并引導急救車輛,確保其能夠快速、準確地到達救援現(xiàn)場。

            救治方法

            在確保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的前提下,盡快移除擠壓傷者的重物。但在移除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造成傷者二次損傷。

            捆扎

            一般使用止血帶或布條等在受傷肢體的近心端進行捆扎,捆扎的松緊度應以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宜,但要注意捆扎時間,一般每隔1小時左右應放松1-2分鐘,以免造成肢體缺血壞死。

            固定

            可就地取材,如木板、樹枝、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材料。若條件允許,也可使用專業(yè)的骨折固定夾板。固定時要將受傷肢體放置在功能位,如上肢骨折可將手臂固定于胸前,下肢骨折可將下肢伸直固定于木板上。用繃帶或布條將固定材料與肢體緊密捆綁,但注意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

            休克體位

            若傷者出現(xiàn)休克癥狀,應將其擺放為休克體位,即頭和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這樣可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腦部及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緩解休克癥狀。

            心肺復蘇

            如果傷者出現(xiàn)呼吸、心跳驟停,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先將傷者仰臥在平坦的地面上,解開其衣領、腰帶等束縛物。然后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部位在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每按壓30次后,進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時要捏住傷者的鼻子,口對口吹氣,每次吹氣時間約1秒鐘,觀察到傷者胸廓起伏即可。反復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操作,直到傷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或專業(yè)急救人員到達。

            風險預防

            1.在地震多發(fā)地區(qū),建筑物的設計和施工應嚴格按照抗震標準進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向公眾普及地震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提高人們在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等單位應制定完善的地震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地震應急演練。

            特別提示

            1.非專業(yè)救援人員在進行救援時,要避免盲目操作,以免對傷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2.在救援和治療過程中,要關注傷者的心理健康,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支持,幫助其緩解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劉子泉,高陽,呂琪,等.地震現(xiàn)場擠壓傷/擠壓綜合征救治技術研究[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2.

            [2]宋潔,侯世科.地震后擠壓綜合征圍解壓期現(xiàn)場救治現(xiàn)狀及進展[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20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