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出現耳廓外傷時,應立即進行病情詢問和檢查局部。
詢問病情
了解患者是如何受傷的,如是否受到撞擊、切割、擠壓等,以及受傷時的具體情況;詢問患者疼痛的具體程度,是否有逐漸加重或緩解的趨勢。
檢查局部
仔細觀察耳廓的整體形態(tài),查看有無腫脹、皮膚破損、出血、畸形等情況。注意傷口的位置、大小、形狀,以及是否有異物殘留等。用手指輕輕觸摸耳廓,檢查有無壓痛、波動感等。
無外傷
如果耳廓僅有腫脹、疼痛,但無皮膚破損,可在受傷后的24-48小時內進行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耳廓上,每次冷敷15-20分鐘,每天可進行3-4次,以減輕腫脹和疼痛。囑咐患者盡量避免側臥壓迫受傷的耳廓,睡覺時可適當墊高頭部,減少耳廓的受壓,有利于腫脹的消退和恢復。
有外傷
有皮膚破損且出血的情況,應首先進行止血處理。如果是小的傷口出血,可使用干凈的紗布或棉球直接按壓傷口止血;如果是較大的血管破裂出血,可能需要使用止血帶或加壓包扎等方法止血,但要注意記錄止血帶的使用時間,避免長時間使用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在出血停止后,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去除傷口內的污垢、異物等,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劑對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較小的傷口,可使用創(chuàng)可貼或無菌紗布進行包扎,保持傷口的清潔和干燥。較大的傷口,需要用無菌紗布或繃帶進行適當的加壓包扎,以防止傷口再次出血和感染。
離斷傷
如果耳廓發(fā)生離斷傷,應立即將離斷的耳廓組織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入密封袋中,再將密封袋放入裝有冰塊的容器內,但要注意避免離斷組織與冰塊直接接觸,防止凍傷。在進行簡單的處理后,應盡快將患者送往醫(yī)院。
1.耳廓外傷后,不要自行隨意處理,尤其是對于較嚴重的損傷,如離斷傷等。
2.無論是無外傷的腫脹、還是有外傷的傷口,都要注意預防感染。
3.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治療,按時換藥、服藥,定期復查。
4.在受傷后的一段時間內,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包括耳廓的腫脹、疼痛是否加重,傷口是否有滲血、滲液。
[1]胡玉春.耳廓外傷23例治療體會[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4,9(3):1.
[2]蘇海琳.耳廓外傷63例治療體會[J].武警醫(yī)學,200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