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說:“此脈才動,百脈俱通;一通百通有全坤”。
密 宗 認 為
密宗認為:它貫通全身氣脈之要隘
人體的某處眠伏著一條威力巨大的靈蛇,成三蜷半之形,其頭向下垂落。一旦喚醒靈蛇,它就會噴發(fā)出一股強盛的“靈熱”(又稱拙火、靈力),使人得到健康的身體和過人的精力,還會出現(xiàn)不可思議的各種功能。
故瑜珈云:“如果領(lǐng)悟了這火的秘密,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覺者?!?/p>
道 家 認 為
道家宗師張紫陽他在《八脈經(jīng)》云:“此一脈,散在丹經(jīng),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真氣聚散,皆從此關(guān)竅尻脈周流,一身貫通。和氣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fā),雪里花開。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康強,容顏返壯。在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后,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氣之根,產(chǎn)鉛之地也。”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jīng)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此穴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后運轉(zhuǎn),故稱此穴為八脈之總根。
道家還認為此穴似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guān)也就不難了。
此穴既是:會陰穴。又叫陰蹺穴、生死竅、海底輪等。
會陰穴的位置在陰部,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在大陰唇后聯(lián)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經(jīng)常艾灸會陰穴,能疏通體內(nèi)脈結(jié),促進陰陽之氣的交接與循環(huán),對調(diào)節(jié)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
艾灸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脫肛、肛周膿腫、白帶異常、陰道脫垂、彭突及其它婦科病、尿頻、前列腺炎等癥。
由此可見,海底輪乃基礎(chǔ)輪,是人體熱能供應之源泉。它與性腺和腎功能有密切之關(guān)系。
中 醫(yī) 認 為
海底不開,任督難通。李時珍說:“此脈才動,百脈俱通”。海底一開,百穴皆開;中脈一通,百脈俱通。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為人體長壽要穴。
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jīng)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shù)陌贂橐恢本€,是人體精氣種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tǒng)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nèi)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如 何 打 通 此 穴
道家還認為陰蹺似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guān)也就不難了。
很多流派都知道會陰穴的好處,也有很多鍛煉會陰穴的方法,而綜合各種方法,艾灸會陰穴是效果最明顯的方法。
不 用 找 穴 位:坐熏方法很簡單,不用仔細找穴位,把艾條、艾絨點燃放在帶孔的凳子下,就可以熏灸到會陰部的長強穴和會陰穴,而這兩個穴位都是功效強大的穴位,如果同時艾灸百會穴,效果會更明顯。坐灸此二穴,快速補充陽氣的功效不可思議,很快就全身發(fā)熱,冒汗,排濕氣等,故推薦這個方法為“春夏養(yǎng)陽”的必灸法,尤其是適合平時虛寒和全身酸軟無力,上熱下寒體質(zhì)的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