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跡穴,屬手太陰肺經(jīng),位于第1掌骨中點橈側(cè),赤白肉際處。魚際:際,邊際。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對掌肌之邊緣,又此處肌肉豐隆,形如魚腹,又當赤白肉際相會之處,故名。
取穴位置
在手拇指本節(jié)(第1掌指關(guān)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shù)?掌骨中點橈側(cè),赤白肉際處?;蛉?cè)掌,微握掌,腕關(guān)節(jié)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即是。
穴位解剖
當拇短展肌和拇指對掌肌處;血管當拇指靜脈回流支;布有前臂外側(cè)皮神經(jīng)和橈神經(jīng)淺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
此穴為肺經(jīng)滎穴,五行屬性屬火?!皽钪魃頍帷?,故此穴具有清肺瀉火,清宣肺氣的作用,可治療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胸痛;肺熱灼絡之咯血;熱郁咽喉之腫痛;熱邪壅滯,肺金不嗚之失音等。
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有循經(jīng)遠治的作用,可疏經(jīng)通絡,治肘臂攣痛;亦有近治作用,可治手指攣痛,指麻癱瘓。
穴位配伍
咳嗽:魚際、大椎、合谷、外關(guān)、列缺(《針灸學簡編》)。
咯血:魚際、尺澤、太淵、肺俞、膈俞、三陰交(《針灸醫(yī)案集要》)。
寒熱:魚際、風池、少海、少沖、合谷、復溜、臨泣、太白(《神應經(jīng)》)。
頭痛:魚際、風池、腋門、中渚、通里(《針灸資生經(jīng)》)。
咽喉腫痛:魚際、太溪、照海(《針灸學講義》)。
失音:魚際、合谷、間使、神門、然谷、肺俞、腎俞(《針灸集成》)。
厥心痛:魚際、太淵(《靈樞·厥病》)。
肘臂攣痛:魚際、尺澤、肩髃、小海、間使、大陵、后溪(《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jīng)》)。
狂易:魚際、合谷、腕骨、支正、少海、昆侖(《針灸甲乙經(jīng)》)。
霍亂逆氣:魚際、太白(《針灸甲乙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