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子 【別名】蔓青子、萬荊子
適應癥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芍髦物L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等。
【名稱概述】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chǎn)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胃、膀胱、肝經(jīng)。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jié)。常用于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濕痹拘攣。
【生長分布】
主產(chǎn)于山東、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歸經(jīng)】
性微寒,味辛、苦。歸膀胱、肝、胃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干燥成熟果實。
【形態(tài)特征】
灌木;小枝四棱柱形;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先端急尖或鈍,葉柄極短;圓錐花序頂生花萼鐘狀,常在一側撕裂。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鑒別】
呈球形;表面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條。
【功能主治】
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可主治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等。
【用法用量】
煎服,5~9克。
【使用注意】
血虛有火者忌用。
【偏方妙用】
1、治感冒頭痛:蔓荊子、紫蘇葉、薄荷、白芷、菊花各9克。水煎服。
2、治風寒侵目、目腫痛出淚:蔓荊子15克,荊芥、白蒺藜各10克,柴胡、防風各5克。水煎服。


相關文章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
常見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