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病是傳染性單核細(xì)胞增多癥的俗稱,是一種由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V)、腺病毒和巨細(xì)胞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其中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是主要的致病病毒,可引起單核巨噬細(xì)胞含量增多。以秋冬多發(fā),多見于兒童,以及青少年,16-30歲的青年患者居多,35歲以上患者少見。
接吻病主要因親密接觸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傳染,常見于年輕人,通常通過口水、飛沫散播,因此被俗稱為“接吻病”(KissingDisease)。一般情況下,如果對方帶菌,不論口腔有沒有潰瘍,接吻之后的24小時,另一方會被感染,在抵抗力足的情況下,細(xì)菌不易感染,如果接吻太激烈,咬傷嘴唇或牙肉,其中一方抵抗力又弱的情況下,便有可能出現(xiàn)“接吻病”,造成口瘡、喉嚨發(fā)炎,甚至入血后引起致命的壞血病。據(jù)統(tǒng)計,35至40歲的美國成年人中有95%曾感染過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