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可以經(jīng)手術(shù)切除、化療、放射線治療、免疫治療、單株抗體治療或其他方法治療。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于腫瘤的位置、惡性程度、發(fā)展程度以及病人身體狀態(tài)。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的關(guān)鍵在于“三早”,即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惡性腫瘤的治療無論是化療、手術(shù)或放療都是對身體有極大負擔,并且在發(fā)生惡性轉(zhuǎn)移后,無論是何種方式都是很難徹底治愈。所以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仍然是人類面對的極大考驗。在目前對于年老的惡性腫瘤患者,或許找出能維持生活品質(zhì)并讓其能平靜走向生命旅程的終點的治療方式,會是比積極消除癌細胞而使用副作用極大的治療方式要來的實際且重要。
手術(shù)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shù)完全移除腫瘤細胞,惡性腫瘤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常因為癌細胞入侵蔓延到鄰近組織或轉(zhuǎn)移而效果有限。
使用外科手術(shù)治療惡性腫瘤的例子包括以乳房切除術(shù)治療乳癌或是進行前列腺切除術(shù)治療前列腺癌。手術(shù)的目的在于移除腫瘤細胞或是整個器官,雖然將主要的腫瘤經(jīng)外科手術(shù)切除,但仍有些潛伏在腫瘤所生長的器官周遭的單一腫瘤細胞是無法被察覺的。隨著時間過去,又會重新生長成一個新的腫瘤,稱為惡性腫瘤復(fù)發(fā)。為此,手術(shù)切除下的腫瘤需要經(jīng)病理學(xué)家的檢視,以確定切下的腫瘤周遭都是正常組織,減少腫瘤切除不完全的機會。
有時手術(shù)也被用來控制癥狀以減輕病人痛苦,如脊髓壓迫或腸阻塞,稱為紓緩治療。
化療
化學(xué)療法(常簡稱化療)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治療惡性腫瘤。由于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不同處在于快速的細胞分裂及生長,所以抗癌藥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擾細胞分裂的機制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譬如抑制去氧核糖核酸復(fù)制或是阻止染色體分離。多數(shù)的化療藥物都沒有專一性,所以會同時殺死進行細胞分裂的正常組織細胞,因而傷害常需要進行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組織,例如腸黏膜細胞。不過這些組織通常在化療后也能自行修復(fù)。
因為有些藥品合并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化學(xué)療法常常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稱做“綜合化學(xué)療法”,大多數(shù)病患的化療都是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
治療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則需要使用高劑量的化療或全身放射治療(Total Body Irradiation)。這樣的治療方式是先將患者原有的骨髓細胞完全破壞,避免進行骨髓細胞移植時發(fā)生排斥作用。進行骨髓移植之后,依靠患者本身的復(fù)原能力,重新進行造血功能。移植的來源除了接受親屬或配對符合的捐贈者之外,也可將病患本身的骨髓細胞以及周邊造血干細胞先取出存放待日后移植所需,稱為自體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nèi)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jīng)有許多對抗惡性腫瘤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惡性腫瘤疫苗療法和單株抗體療法,而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最近這幾年最新發(fā)展的治療技術(shù)。
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也稱放療、輻射療法)是使用輻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放射治療可經(jīng)由體外放射治療(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或體內(nèi)近接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由于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都較正常細胞快,借由輻射線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可阻止細胞生長或分裂,進而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不過放射治療的效果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區(qū)域內(nèi)。放射治療的目標則是要盡可能的破壞所有癌細胞,同時盡量減少對鄰近健康組織影響。雖然輻射線照射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會造成損傷,但大多數(shù)正常細胞可從放射治療的傷害中恢復(fù)。因此通常在臨床上,醫(yī)師與放射專家會小心計算需要的放射線劑量,同時放射治療也會分成許多次進行,讓健康的組織在每次輻射線照射的間隔中能有機會恢復(fù)。
放射治療可用來治療發(fā)生在各個部位的固態(tài)瘤(solid tumor),包括腦、乳房、子宮頸、咽喉、肺、胰、前列腺、皮膚、胃、子宮或軟組織的肉瘤,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時也會使用輻射。放射治療所使用的輻射劑量取決于多項因素,例如惡性腫瘤種類以及是否有可能破壞周遭組織和器官。如同其他的治療方式,放射治療仍然有其副作用存在。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從1990年代后期開始在治療某些類型惡性腫瘤上得到明顯的效果,與化療一樣可以有效治療惡性腫瘤,但是副作用與化療相較之下減少許多。在目前也是一個非?;钴S的研究領(lǐng)域。
荷爾蒙抑制
某些惡性腫瘤的成長會受某些荷爾蒙的增加或減少而抑制。對荷爾蒙敏感的腫瘤常見的例子有乳癌和前列腺癌,減低或增加體內(nèi)雌激素或雄激素往往可用來做為補充治療的一種。
癥狀控制
雖然惡性腫瘤癥狀的治療并不被視為是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但對于惡性腫瘤病患的生活品質(zhì)有重要的幫助,也能用來評估病患是否能進一步接受其他治療。盡管所有醫(yī)師都能夠使用藥物來減輕或抑制疼痛、惡心、嘔吐、腹瀉、出血及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癥狀,舒緩治療的進一步發(fā)展對于有這一方面的需求的病患仍然是相當重要的。
止痛藥,如嗎啡、羥可酮(oxycodone),止吐劑(antiemetics)及其他藥物用來抑制惡心和嘔吐,都是常用來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癥狀的藥物。
由惡性腫瘤引起的慢性疼痛幾乎都與惡性腫瘤本身或治療過程(手術(shù)、放射線治療、化療)所持續(xù)造成的組織損傷有關(guān)。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并沒有明顯的產(chǎn)生原因。許多發(fā)生嚴重疼痛癥狀的惡性腫瘤患者常常已經(jīng)接近生命的終點,這時進行舒緩療法(palliativ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社會上普遍對使用鴉片類麻醉劑的觀感不佳,但在癌末病患的治療上,主要的考量是盡量使患者感到舒適,無論使用鴉片類麻醉劑、手術(shù)或物理療法,甚至不應(yīng)考慮醫(yī)療資源的支出,而要盡力使病患能得到最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