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癥狀有哪些
導讀一般情況下,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可能由不當飲食、不良作息習慣、局部刺激、接觸變應原等多種原因引起。其癥狀可能有皮膚瘙癢、苔蘚樣變、皮膚干燥、皮疹分布、色素沉著等。若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yī)。...
一般情況下,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可能由不當飲食、不良作息習慣、局部刺激、接觸變應原等多種原因引起。其癥狀可能有皮膚瘙癢、苔蘚樣變、皮膚干燥、丘疹、色素沉著等。若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yī)。具體分析如下:
1、皮膚瘙癢
這是神經性皮炎比較典型、突出的癥狀,可能與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有關,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引起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進而導致皮膚出現瘙癢等癥狀。
2、苔蘚樣變
由于長期的搔抓和炎癥刺激導致的皮膚組織增生和肥厚,皮膚會逐漸出現苔蘚樣改變,表現為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形成多角形的扁平丘疹,邊界清楚,融合成片,外觀似苔蘚,這是神經性皮炎的特征性皮損。
3、皮膚干燥
神經性皮炎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使皮膚的保水能力下降,水分經表皮流失增加。同時,神經功能紊亂可能影響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功能,導致皮脂和汗液分泌減少,無法有效滋潤皮膚,從而使皮膚變得干燥、粗糙。
4、丘疹
出現該癥狀可能是免疫系統(tǒng)異常,在精神因素、局部刺激等誘因作用下,免疫系統(tǒng)對皮膚組織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皮膚細胞增殖加快,形成針頭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淡紅色、正常膚色或淡褐色。
5、色素沉著
在疾病的慢性過程中,由于反復搔抓、炎癥刺激等原因,病變部位的皮膚可能會出現色素沉著,顏色加深,呈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色,使皮膚外觀更加粗糙、暗沉。
建議神經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搔抓和摩擦皮損部位,有助于促進皮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