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子宮糜爛)  宮頸糜爛也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子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被完整的子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zhì)透出呈紅色,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qū),光滑或高低不平,臨床稱為宮頸糜爛,其實并非真性糜爛,就是指上皮脫落、潰瘍。女性中20~40歲的發(fā)病率最高,隨年齡增...[詳情]
							別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子宮糜爛
							是否醫(yī)保:否
							發(fā)病部位:子宮
							掛號科室:婦產(chǎn)科
							傳染性:否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
							治愈率:80%
							治療周期:10-30天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yī)院約(1000 —— 3000元)
							典型癥狀:白帶增多 、下腹墜脹、腰酸及下腹部不適
							臨床檢查: 外陰部婦科常規(guī)檢查、 婦科炎癥檢查 
							并發(fā)癥:難產(chǎn)、 不孕癥
							多發(fā)人群: 女性
							常用藥品: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
					相關(guān)醫(y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