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人體產熱大于散熱,就容易引發(fā)中暑。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有可能受到中暑的影響。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中暑的癥狀,在身體出現(xiàn)異常時沒能及時識別,從而耽誤了處理時機。因此,知曉中暑的癥狀十分重要。...
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人體產熱大于散熱,就容易引發(fā)中暑。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有可能受到中暑的影響。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中暑的癥狀,在身體出現(xiàn)異常時沒能及時識別,從而耽誤了處理時機。因此,知曉中暑的癥狀十分重要。那么,中暑有哪些癥狀?中暑后不宜做的事有哪些?
1、體溫升高
體溫會出現(xiàn)明顯上升,通常會超過38℃,同時皮膚會變得滾燙、發(fā)紅,部分人可能幾乎不出汗或者出汗量很少。
2、頭部不適
會有頭暈、頭痛的感覺,整個人顯得精神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正常的行動。
3、身體乏力
全身感覺沒有力氣,四肢發(fā)軟,活動時會覺得疲憊不堪,不想進行任何體力活動。
4、腸胃不適
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的癥狀,有些還會伴隨嘔吐,同時食欲也會下降,對平時愛吃的食物也沒有興趣。
5、嚴重表現(xiàn)
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xiàn)高熱不退(體溫超過40℃)、意識模糊、昏迷,甚至抽搐等危險癥狀。
1、不宜大量飲用冰水
中暑后身體處于高溫狀態(tài),大量飲用冰水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功能,還可能導致血管突然收縮,引發(fā)不適。
2、不宜立即進食油膩食物
中暑后腸胃功能較弱,油膩食物難以消化,會加重腸胃負擔,可能導致惡心、嘔吐等癥狀加重。
3、不宜用酒精擦拭身體降溫
酒精揮發(fā)速度快,會使體表溫度迅速下降,但可能會刺激皮膚,還可能通過皮膚被吸收,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4、不宜強行讓患者進食
中暑時患者可能沒有食欲,強行進食會讓腸胃承受額外壓力,不利于身體恢復,應在身體稍微緩解后再少量進食。
5、不宜忽視嚴重癥狀硬扛
若出現(xiàn)高熱、昏迷等嚴重癥狀,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硬扛,需立即就醫(yī),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了解中暑的癥狀,能讓我們在身體出現(xiàn)異常時及時判斷是否中暑;知道中暑后不宜做的事,可避免因錯誤行為加重身體不適。只有掌握這些知識,才能在面對中暑時更從容地應對,更好地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