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怎么預防手足口病?初夏時節(jié)是手足口病流行期,由于手足口病發(fā)病急,如果耽誤治療,易引發(fā)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時甚至可以致死。所以家...
腳氣偏方
電吹風治腳氣
首先用肥皂洗凈腳部,并用干毛巾抹干水分。將電吹風開到熱風檔,對著腳底、腳側(cè)和腳趾縫等患處反復吹4~6分鐘,由于趾縫間的濕氣重,為炎癥和潰爛常發(fā)處,故最好掰開腳趾對著趾縫吹。熱風將濕氣吹干后,霉菌即失去賴以生存的溫床,同時因為熱風溫度在50℃以上,可殺傷大量霉菌。如此吹畢既止癢,又消除異味。12小時后,患處原有的白色鱗屑相繼脫落,代之以新長的皮膚,趾縫間的潰爛明顯好轉(zhuǎn)。次日穿鞋襪前,再次使用電吹風吹幾分鐘。上述方法每天一次,堅持三天即可明顯好轉(zhuǎn)。較傳統(tǒng)藥物療法,電吹風法操作簡易,且省時省錢,無藥物副作用。
風油精治療腳氣
腳氣是致病性皮膚絲狀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而風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腦、樟腦、桉葉油、丁香酚、水楊酸甲酯等正好能夠清涼、止癢、殺菌、抗菌,對腳氣能起到針對性作用。桉葉油和丁香酚目前已經(jīng)成為許多外用皮膚消毒劑的主要成分,殺菌作用尤其明顯;薄荷腦、樟腦可加快皮膚藥物穿透速度,而不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刺激和損傷,非常有利于風油精在皮膚局部發(fā)揮療效。因此,風油精還可廣泛應(yīng)用于因真菌感染而發(fā)生的其他皮膚病。
具體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用溫水洗腳后,用棉簽蘸適量風油精涂于患處,一般連續(xù)使用5天,就能基本達到止痛、止癢的作用。如果伴有水皰,應(yīng)先用針將水皰挑破,再用風油精。
食療偏方治療腳氣
黃豆米皮糠:取黃豆100克,米皮糠160克,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麥芽煎:取麥芽適量,用水煎服。
青魚煮韭黃:取青魚500克,韭黃250克,將青魚洗凈,加韭黃煮食。
冬瓜赤小豆: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將冬瓜切蓋去內(nèi)瓤,裝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花生紅棗鳳瓜湯:取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只,瘦肉120克,陳皮1/4個。紅棗去核,與余料齊洗凈。雞腳連同瘦肉飛水沖凈。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diào)味即可。佐餐食。
腳氣很容易復發(fā)的,所以在平時大家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腳的清潔和干爽,如穿著透氣性好的全棉襪子,不穿未干透的鞋襪,洗腳后晾干腳部再穿鞋襪,注重對腳部的護理,以免腳氣復發(fā)。
多見于成年人,男女皆可發(fā)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時輕時重,長期遷延。醫(y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